青海新聞網訊 “今天在家走了好幾圈,兒子給我做的助力器也練了十幾分鐘了,一會到樓道里練練走樓梯,我感覺越來越有勁兒了……”2月25日,在省城中區南川東路街道辦事處龍泰社區居民馮炳月的家中,86歲的老父親馮會亭做完康復訓練后,開心地跟西海都市報社區記者說著話。
干凈的地面、擺放整齊的陳設、整潔的屋內環境……馮炳月的家舒適溫馨,陽臺上,馮會亭正在一個自制的拉力器上做著康復訓練。“這個是我兒子做的,很管用,我已經練了好多年了。”馮會亭邊鍛煉,邊說著話,在一旁的馮炳月看著慈祥的父親,臉上同樣露出幸福的笑容。
2006年,馮會亭突發腦溢血,在醫院經過治療后雖然身體沒有大礙,但還是造成了偏癱。馮會亭的老伴去世后,照顧他的重擔就落在了孩子們身上。馮會亭的幾個孩子都非常孝順,三兒子馮炳月一直和父親生活在一起,知道兄弟姐妹的工作都很忙,馮炳月就多承擔一些。那個時候,馮炳月下崗了,家里的生活條件不是太好,他每天都用輪椅把父親推到附近的醫療機構做按摩,為了節省費用,醫生給父親按摩的時候,馮炳月就默默地把按摩手法記下來,他還買來了按摩穴位圖,在家對照著給父親做全身按摩。馮會亭常說:“兒子的手法比醫生按摩得還舒服。”
為了讓父親能夠康復,馮炳月還在哥哥的幫助下,為父親自制康復器。在馮炳月所住的樓道里,記者看到從一樓到馮炳月的家門口,都安裝上了用pvc管做的扶手,馮會亭經常扶著扶手做爬樓訓練,十幾年來,扶手都被父親抓出了印痕。陽臺上,馮炳月還制作了拉力器,父親鍛煉完腿部之后,還可以鍛煉胳膊的力量。鍛煉完之后,馮炳月又為父親做按摩,久而久之,奇跡真的發生了,原來偏癱的父親重新站了起來,在家中不需要人扶都可以走十幾圈。
“這都是兒子的孝心啊,我現在每天按時鍛煉,可以慢慢地走,心情也特別好,我就想著盡量不要給兒子添負擔,好讓他騰出時間,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”馮會亭經常教導兒子,人要多行善,社區里還有許多人都需要幫助,他希望馮炳月能多去幫助他人。在馮炳月所住的小區里,他是出了名的熱心人,誰家的水管漏水、天然氣壞了,只要一個電話,他就會提著工具箱去維修。85歲的張貞善老人豎起大拇指說:“小馮真是個好孩子,不僅孝順,心腸也好。”樓里鄰居王老太太也直夸:“小馮安裝的這個扶手,方便了全樓的老人,上不去樓的時候,扶手可真是幫了大忙了。”
馮炳月笑著說:“我的兄弟姐妹工作都忙,將父親交給我照顧,就必須盡到責任,盡心盡力去照顧父親,這樣才不會有所遺憾。我也不會讓父親失望,還會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居民。”龍泰社區工作人員說,馮炳月還是社區志愿者,參加社區各類公益活動,得到過社區的多次表彰。